首页 科技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批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批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鲍聪颖)备受关注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有新进展。12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披露,11个科教基础设施和5个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获批,近日将集中启动建设。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壮大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项目集群规模,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科教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高效协同的支撑格局,加快推动建设成为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最新进展: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正式获批

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11个国家科教基础设施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12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也正式批复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总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配套综合实验楼和用户服务楼、介科学与过程仿真交叉研究平台、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5个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据介绍,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落地后,加上已经开工建设的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个首批交叉研究平台,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建设成为全国科技设施最密集、原始创新最前沿、国际特色最突出的区域之一。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5月,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批,明确了以怀柔科学城为核心承载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怀柔科学城将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打造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新高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地、生态宜居创新示范区。

重点突破:5个重大科技设施已开工

记者获悉,目前已有5个重大科技设施和5个首批交叉研究平台开工建设。

众所周知,任何物质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形成的,通过使物理实验条件到达极端状态,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发现科学新现象。而利用极端实验条件取得创新突破已成为科学研究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式,取得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突破。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在怀柔,最早动工的就是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这里将建成国际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已经开建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则将建成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这一设施的首要目标是提供高能、高亮度的硬X射线,达到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相关研究的需求。”相关负责人举例,航空发动机材料必须依靠这种高性能的X射线,同时在机械加工、医药医疗、石油化工和生物工程等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 (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子午工程二期综合信息与运控中心(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另外三个已开工装置包括我国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成后可以提高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大气污染等预测和预估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气候、环境变异的预测和防灾减灾的需求;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装置,也将成为国际上成像模态融合程度最高、可视化解析能力最全面的全尺度成像系统;子午二期工程将大幅提高我国对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保障服务能力,也将使我国在空间环境地基监测方面领跑世界。

目前,这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土建已基本完工,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加主体结构全部完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完成建安工程量10%左右,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完成场内临建搭设并已开工建设,子午工程二期主体结构已完成过半。

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首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有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5个项目。

“这些项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已启动了验收工作,部分项目设备采购工作超过50%,设备采购完成后陆续进场安装调试。”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巢。近年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培育创新生态,资源集聚效应已开始形成。

数据显示,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的合作持续深化,清华大学超顺排碳纳米管产业化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运行,目前已入驻的科研院所达25家。

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落地,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建设。

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态,加快建设创新小镇,目前已入驻中关村信息谷等4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50余家初创企业和成果转化团队。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