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侧记

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侧记

海风拂面,创新潮涌。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以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指导单位,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于5月20日至23日举行。

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携手全球科学家共同应对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致力打造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科学盛会。近百位院士及各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众多国际组织、协会代表与会,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前沿,以科创合作驱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级人才中心建设。

作为大型国际化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永恒主题,竭力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为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国际著名创新企业家以及金融界专家等各界人士共商共享全球科学发展与合作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

本届论坛通过设立1场全体大会、15场专业领域分论坛,聚焦职业教育与大国工匠、粤港澳科技合作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知识产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多个领域,瞄准国际前沿研究和科技热点,传播科学新思想,构建合作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平台,携手全球科学家共同研讨和应对科技新挑战。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发挥科技界的力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设立“一带一路”创新发展重大咨询项目,并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希望与关心科学事业、关心全球发展的科技界人士一道,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南沙区位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人”字形交会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瀑布广场、渔人码头、超级堤岸、岭南水乡……位于南沙区灵山岛尖最“尖”处,以“千帆竞渡、科技远航”为设计理念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当中。毗邻的南沙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已获广东省政府批复实施。

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34家国家级和7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挂牌运作,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前列。目前,已有200余个科研团队通过国家超算南沙分中心使用“天河二号”超算资源,在材料化学、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仿真计算等诸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粤港澳创新协同、资源共享,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努力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论坛开幕式上,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说。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正全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广东省高端制造业发展蓬勃,为科技研发成果量产提供扎实的支撑;香港具备国际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础优势,可以汇聚大湾区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澳门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支持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要素畅通流动,着力建设“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大装置大平台大产业呼唤世界一流人才汇聚

海洋科学、纳米科学、高能物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来自全球各领域各机构顶尖专家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科学前沿热点。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表示,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已进入研发阶段,将破解行业与区域算力分布不均问题,推动前沿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纳米科学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粤港澳纳米科技前沿与融合展开热烈研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成立后,建成滤波器材料与纳米器件封装实验室等10个高水平实验室;成立不到6年的墨羲科技,在全球首创纳米三维石墨烯大规模量产技术……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在论坛开幕式上动情地说:“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他们有想象力、有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他们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继续为人类探索知识作出重要的贡献。”

此外,与会人士提出大湾区要贯彻落实好南沙方案,需从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发力。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介绍,南沙区日前已发布《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还将发挥“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作用,建立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标准化、精细化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陈伟光 罗艾桦 谷业凯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